創意無限 挑高萬歲
挑高樓層創意設計家,變大了!
在寸土寸金的現代社會中,
居家設計講究的是如何針對室內空間充分運用規劃?
好讓坪效發揮最大效益,以求不浪費絲毫空間。
而挑高產品也因為可做夾層,一向廣受購屋人歡迎,
夾層怎麼做才合乎住戶對安全、實用、精緻、美觀的要求?
在在考驗著室內設計師的創意與功力。
在房地產市場中,挑高產品一向對購屋人有一股獨特的吸引力。地段、生活環境等各項機能相同時,樓層挑高的房子,就是比一般標準層樓高,更受購屋人歡迎。除了視覺上較不受侷限外,挑高特色更讓住宅擁有非凡氣勢,足以凸顯住戶的尊貴與身分。除此之外,挑高空間最受歡迎的原因,便是可以施作夾層,成為「夾層屋」。
夾層屋最大的好處與賣點,就是可以增加室內使用面積,對預算有限的購屋人而言,當然是最佳的選擇。您或許聽過,有些業者更以「一坪做二坪使用」的說法,作為夾層屋的噱頭,以招攬買主。
實際上,夾層屋也是有相關法律限制的,並不能隨住戶愛怎麼蓋、就怎麼蓋。雖然「一坪做二坪使用」的說法,稍嫌誇張了點,不過,這句話卻也反映出夾層屋如此受歡迎之原因。
使用面積變大
所謂的夾層屋,就是指在單一樓層中,透過室內裝修多隔出一層來,再用樓梯連結上下兩層。而多出來的上層面積,也就是因施做夾層而增加的實際使用面積。對住戶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家│變大了!
舉例說明,二十坪、挑高四米二的房子,若公設比約為百分之三十,則扣掉公設所佔的六坪,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就只有約十四坪。此時若作夾層處理,以夾層面積佔該層面積的三分之一計算,則即多增加近五坪的空間,足可規劃一間臥房與一間小衛浴。
之所以會有夾層屋的出現,說穿了,還是與都會地區的土地不敷使用有關,腦筋動得快的建商才會推出樓層挑高的房子,再逐漸發展出夾層屋,變相以夾層方式,增加住戶實際使用面積,將每一坪室內面積發揮到最大效益。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會選用負重力與耐震性較佳的槽鋼,作為夾層的主結構。」
安全性須考量
過去較常見的夾層方式,上層多半是作為儲藏室之用,讓雜七雜八的物品,有一個可供收納的空間。後來,有感於夾層屋的效用頗高,才又演變為上層可作為臥房之用,甚至可規劃浴廁。
不過,夾層屋最常為人質疑的,就是其安全性。通常樓層挑高的建築物,本身的結構係數,就應比標準樓層更加強化。其次,夾層部分的結構強度也是重點,特別是現今的夾層,上層多有規劃房室、甚或衛浴,若結構工法稍有疏忽,日後都將成住戶之莫大負擔。
如果夾層屋是由建商統一規劃施作則罷,若是住戶自行委託設計師規劃,則應對夾層結構安全格外要求。對於這一點,本文採訪了四位擁有多年室內設計經驗的設計師,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施作方式。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的做法,就是選用負重力與耐震性較佳的槽鋼,作為夾層的主結構。而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也有一套專業的做法:「夾層骨架的間隔,約隔四十五至五十公分,可讓結構更加強化。」有了相對較堅固的支撐面後,在上層活動時的震動感也會降到最低。
所謂的安全性,指的不僅僅是結構上的安全而已,還包括其他居家安全的範疇,而樓梯往往是夾層屋安全的死角。這是因為為了避免連接上下層空間的室內梯,佔去過多空間,室內梯的高度通常較陡;加上為了兼顧視覺穿透性,室內梯往往都是鏤空的。
不過,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總監認為:「一般會購買夾層屋的消費者,多半都是小夫妻或單身貴族,再者就是以投資用途為導向,自然也較偏愛穿透性高的建材之時尚與精緻」。當然,對於家中有小孩的住戶而言,室內梯的設計,是否符合安全標準,也是必須多加注意的重點,住戶還是可以透過設計師的巧思,維護樓梯使用安全。
樓高具決定性
■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夾層骨架的間隔,約隔四十五至五十公分,可讓結構更加強化。
施作夾層屋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樓層高度多寡。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指出:「要做夾層的樓層高度,至少要有三米六;如果上下層的高度,都要能讓一個成人站立,則至少要四米二、四米五以上的高度。」
消費者所購買的房屋,樓層高度都是固定的,不可能更改,因此,對夾層屋而言,樓層高度具有關鍵的決定性因素。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就提醒讀者,如果想要做夾層,在購屋前就必須先找對目標,選擇高度夠高的房屋。
「但是,建商提供的樓層高度,通常是指上下樓板中心點的高度。」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應該至少還要減掉三十公分,才是真正的室內高度。」千萬不要誤信建商所稱的樓層高度,在購買前應仔細詢問室內真正的高度,以確保未來的使用權益。
除了樓高問題是做夾層屋的先決條件外,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也提供兩大重點,供有意購買或做夾層屋的讀者參考:一為樑的位置,二則是廁所的位置。台灣人在傳統上,總是盡可能地避免屋內、特別是床的上方有樑;更重要的是,若有樑的話,容易壓縮上層的高度,讓整個空間較有壓迫感。
此外,廁所的位置,在建商交屋時通常都已經固定了,因此廁所所在的位置,可是關係未來室內空間的配置。在選擇戶別時,通常廁所的點越角落越好,如此一來能避免不易更動管線的浴廁,破壞室內的空間完整性。
夾層設計創意
根據本刊訪問多位室內設計師,各家設計師均認為夾層屋的設計規劃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依據住戶需求,設計精緻、實用又美觀的裝潢。換句話說,住戶的需求與喜好,決定了夾層屋的風格與面貌。
接著,透過以下作品,讓您看看設計師們在夾層屋的設計中,透過他們的巧思,如何讓夾層屋更安全、更美觀、空間更大的玄機。
◎樓梯選擇術
夾層屋中最重要的就是連接上下層的樓梯。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表示:「夾層屋中的樓梯,可以分為直梯與圓梯,各有各的好處」。該選用何種樓梯,不但是要視格局而定,也要考量到整體設計。
「為了節省空間,通常樓梯的寬度,在七十至八十公分已經算是較大的寬度」,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明夾層屋樓梯的設計原則:「一般常見的樓梯階高約只有十七至十八公分,但是夾層屋為了節省空間,樓梯階高往往會拉大到二十五至三十公分。」因此,夾層屋的樓梯往往會比較陡,也就是跨距較大。
其實,樓梯的功能不只連通上下層而已,有時可兼具電視牆之功能︿圖﹀。且,樓梯底部往往還可規劃為收納空間,而收納功能這也是夾層屋中頗為重要的生活機能。不管是踏面可掀開,或是隨樓梯升降做成抽屜式置物櫃,都是不錯的設計手法。當然,樓梯下方有時也是最好的造景區,或供住戶擺設飾品。
◎視覺穿透術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說,夾層屋最怕的就是壓迫感。尤其,挑高住宅中有極大比例為小坪數住宅,為了不讓視覺上產生侷迫的效果,設計師多半會以視覺「穿透性」為設計重點。其中,樓梯因為通常是夾層屋中的焦點所在,故,樓梯扶手,甚至是樓梯每一塊踏板下方,就經常可見鏤空的設計手法。
雖然鏤空的做法,對有孩童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較不方便,但是,從諸多設計師的經驗中,會購買夾層屋的住戶,多半都是單身貴族或年輕夫婦,鏤空的設計,多半較具有時尚感,也可擁有較活潑的設計,故而深受歡迎。若真的考量到家中成員的起居安全,還是可以選擇較密閉、安全的設計方式。
除了樓梯的穿透性之外,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也表示,開孔、挖洞的做法,可解決室內空間過於密閉的感覺,在視覺感受較開闊的前提下,室內空間自然也不會太過侷促。
「為了避免夾層屋有壓迫感,選擇通風、採光的戶別,比較適合做夾層屋」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如是說。這樣的原則,其實不僅是夾層屋適用,更是一般民眾挑選房屋的必備條件。如果夾層屋的上、下層,均能有開窗,更是有助於視覺穿透性,明亮的採光,也有助於放大空間感。
此外,利用一點小道具,也可以達到放大室內空間的效果。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說:「想要讓空間放大,鏡子就是最好的工具」,適當地設計鏡子擺放的位置與角度、大小,空間變化性也會更多。
◎高度配置術
要談論夾層屋的空間配置,應先釐清夾層屋的高度配置。畢竟,若以合乎法令作為設計前提,則夾層面積最多不得超過該層面積的三分之一。那麼,夾層該做在哪裡呢?
例如:客廳往往是住戶起居、接待賓客的場所,為了不讓空間太過狹隘,設計師多會選擇讓客廳挑空,讓住戶擁有較開闊的空間,而這也是為什麼夾層多做在平面格局後方的原因。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現在有許多建商,為了讓住宅更有氣勢,大門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如果夾層做在住宅前方,可能連大門都打不開,這樣的規劃當然行不通。
施做夾層屋,設計師不一定會將高度直接對切一半,而會視使用機率與住戶習性及需求,決定哪裡該挑空?哪裡可以做夾層。較常見的做法,是將位在住宅前側的客廳挑空,而位在住宅後側的浴室、廚房上方,則可視情況做夾層。
在考量住戶與可能來訪賓客身高的前提下,往往須有至少一百九十公分的高度,才不會造成壓迫感或無法站立。客廳、餐廳等須站立且使用機會較多的空間,通常都會保有一定的高度;相較於使用頻率較低的書房,或躺著睡覺的臥房,高度相對不需太高,則可規劃在上層。當然亦可反其道而行,端視住戶對於上下層的使用需求而定。
不過,若以三米六的房子為例,屋內實際淨高,往往低於三米四,不可能將夾層做滿,這時就需要一點設計技巧來扭轉空間。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以其承接個案為例,為了滿足住戶的需求,特別設計一平台,讓人可站立於其上,再坐進開放式的房間裡︿圖﹀。
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處理三米六夾層屋的做法,則會融入「錯層概念」,將空間一分為三,第一層也就是客廳、廚房,第二層為一可站立平台,讓第二層上方至少留有一百八十公分,可以輕鬆地進入第三層空間。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爬」進臥房的窘境。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則建議,三米六的室內空間,可以運用「複式地板」的概念施做,也就是夾層下方僅留數十公分,作為收納空間,夾層上方作為起居之用。如此一來,不但有充分的收納空間,住戶也可以享受上層開闊的空間,一舉兩得。
◎閃避樑柱術
好的夾層屋設計,必須善用空間的高度。但是,若有無可避免的樑,該怎麼處理?由於樑的產生,勢必使樓高降低,但是若以天花板將樑包覆,則無形中浪費太多高度,所以除非樓高相當充裕,否則設計師應不會採用此種做法。
「住宅空間很難有完全平整的,所以處理樑最好的方式,就是加以修飾」,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處理樑柱的做法,就是利用其他設計陪襯、或轉移樑的焦點所在,加以修飾,讓住戶不會意識到有樑的存在︿圖﹀。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則會配合既定格局的情況,盡可能以家具消化樑的位置,朱設計師笑說:「樓梯應該避免做在樑的下方,不然走上樓梯,就撞到樑了」。
當然,在購屋前先詢問清楚樑柱的分佈情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若購屋人有施做夾層屋的意願,最好選擇樑柱較少的戶別;即使無法如您所願,也可以事先做好心理準備,明白交屋後的實際高度會因橫樑而減少。
◎燈光設計術
燈光設計在近年來日漸受到室內設計師的重視。好的燈光規劃,除了可以適時為住戶營造不同的氣氛,創造不同的空間情趣外,甚至還可以讓空間感受放大。而「間接照明」,最能避免空間被燈光壓縮掉。
所謂的「間接照明」,指的是利用壁燈、檯燈等照明燈具,把光源打到牆壁上或天花板上,透過牆壁或傢俱間接反射光源。使用「間接照明」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讓住戶直接意識到燈光來源的光點所在,自然也就比較容易忽略燈具的高度。且,間接照明的燈光較為柔和,可提供住戶較為舒服的居家環境。
相反的,若是使用目前相當常見於室內裝潢的嵌燈,則有不同的效果。嵌燈因為是鑲嵌在天花板上,容易讓人直接聯想樓層高度,加上嵌燈只要長時間使用,溫度就容易上升,一個發熱的光點,當然容易給人一種壓迫感。
如果住戶希望使用美輪美奐的吊燈或水晶燈等直接照明的燈具,吳亞明設計師建議,直接照明不是不能用,而是應該視空間運用。像是餐桌的上方,不是住戶會走動的區域,就很適合安放吊燈或水晶燈。
在施作夾層屋前,委託專業的設計公司協助規劃,可說是施作夾層屋最重要的前置作業,唯有與設計師充分溝通,才能造就一間完美的夾層屋。不過,雖然夾層屋可以創造出原本沒有的空間,但是設計師普遍建議讀者,對夾層屋的寄望最好不要過於放大,畢竟夾層屋與合法樓中樓仍是有所不同。
(本文刊載於住展雜誌94年十月號)
- Dec 24 Sat 2005 00:41
創意無限 挑高萬歲挑高樓層創意設計家,變大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