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室內設計分享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家歐陽應霽

我最愛看建築工地,而不是蓋好的大樓

和其他學設計的人相較,歐陽應霽顯得「平民」許多。簡單的白色T恤、寬鬆的八分褲,和他聊天不用擔心自己聽不懂那些抽象而艱澀的專業術語。

他的創作永遠貼近著市井小民的生活,看完他的書,才發現原來品味這檔事並非高不可攀,任何人都可以過著有品味的生活。

從漫畫、室內設計到美食,他像導遊一般,帶領讀者體驗日常生活背後的文化趣味。如今他將帶領讀者回味那段孕育日後創作能量的年輕歲月。

文/吳凱琳 攝影/曾千倚
2007年7月 Cheers雜誌

回想25~35歲那10年,我直接的感受就是:「開始了,就不要讓它結束。」我一直在動,一直在想自己還可以有哪些可能、可以開始做些什麼。

就算走到生命最後一刻,還是可以有新的開始,況且你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活多久,何必想太多?

這也可能是因為漫畫的關係,漫畫家習慣用玩笑的方式看待世界、調侃自己。生命中有太多沉重的事情,用開玩笑的心態,把事情看輕,它就不會變成搬不動的石頭,阻礙你前進。

當年決定來台北辦《號外》雜誌(City Magazine)也一樣,沒想太多,時機到了,就來了。 1989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覺得應該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保持一種距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曾經生活的地方。

離開熟悉地方,才有新想法

當時在香港電台工作已有3年時間,開始主持節目,有了一定的位置。心裡有股衝動,想要做不一樣的事情,就跟著陳冠中(香港《號外》雜誌創辦人)來到台北,一起創辦台北版《號外》雜誌。

不過以當時的環境來看,這本雜誌是早了點,因此不是很成功,當年一起來台北創刊的香港人有一半再度回到香港,我是其中之一。

雖然在台灣停留時間不到1年,但卻對我的漫畫創作影響很深。 我的第一個有代表性漫畫作品是《我的天》,談的便是台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這本創作開始,我的漫畫有了不一樣的定性。這本漫畫的畫風有些超現實或是魔幻的感覺,這是台北給我的靈感。

對我來說,台北是一個介於熟悉與陌生之間的地方。大家都用中文字,所以沒有太大隔閡,但我是一個客人來到這個地方,只是比一般客人要熟悉一些。因為有這樣的落差,所以別人看我的東西覺得很不一樣。

這期間我開始接觸台灣藝文與媒體界的朋友。例如現在大辣出版公司的總編輯黃健和,他像是我的經紀人,只要台灣和大陸有任何案子,都會請他幫忙,我很需要這樣的朋友,因為人畢竟還是有很多盲點,他就像是我的鏡子,看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在台灣認識的朋友都很有意思,你看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去完成某些東西,眼前永遠有更多、更有趣的事情要做,沒有人因為有某些成就而停下腳步。

從台灣回到香港後,原本工作的香港電台又找我回去,擔任創意總監,負責電台所有的美術工作,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當部門主管。

我是個不完美主義者

 

一開始我就告訴他們,不要當我是主管,我希望所有人在這裡能夠練就某個擅長的能力,到了其他地方才有辦法生存。我希望他們能發揮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去完成我想要的東西。

和一般學設計的人很不一樣,我是個不完美主義者,我更在意的是工作過程的協調與愉快。所以我常說我最愛看的是建築工地,而不是蓋好的大樓。

我們往往太在意要完成心中某個理想,但在過程中卻沒有好好和身邊的人溝通,在不愉快的情緒之下做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是好的,而且對團隊的建立傷害也大。

在香港理工大學念設計時,教授幾乎都是從英國來的,他們非常強調開放與包容,不要有排斥感,必須先讓所有東西進來,才有機會進一步吸收與學習。

從上課第一天開始,我們學習的就是如何解決問題。設計不是裝飾性的東西,不是浮誇或花俏,它應該是為人服務,有實用價值。

完美主義的人通常也沒有太大的包容心去聽見別人在說什麼。你以為自己是最完美的,但是大眾往往是另一種想法,他們可能覺得你做的東西是不完美的。

你可以為自己的想法辯駁,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從大家的討論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為了心中理想的東西力爭到底。

不要把自己放得太大,但要握有主動權

 

我不覺得一定要堅持什麼,反而常常想自己少了什麼。也可能是我比較貪心吧,不滿足於只做一件事,電台創意總監、作家、設計師,不同的身分,我必須吸收各種不同的知識。

1993年,我又回學校念碩士,研究建築與居家相關的題目。

其實我很清楚自己完全不是做學問的料,只是單純地覺得自己不夠。之後的作品像《回家真好》、《設計私生活》等書,都和這1年半的進修有關。

簡單說,25~35歲這10年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吸收與消化,才有現在這麼多的創作。就像每年我都會參加米蘭家具展,到現在已有18年。每年去展覽會場蒐集新資訊,然後寫成大型的專題報導,也是為日後的出書打好基礎。

再回頭看以前寫的文字,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轉變與成長。年輕時的文字比較是「一往情深」,喜歡某個東西就是喜歡到底,從沒仔細想過背後的真實面,原來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美。

後來學會不要寫得太絕對,不要把自己當權威,作者很多時候會陷入一種迷思,以為自己建構的世界就代表全部,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

不要把自己放得太大,但是要握有主動權,是這10年給我的最重要訓練。我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人數盡量精簡,只有3~5人,比較有彈性,在經濟或心理上沒有太大負擔。但人少就得做更多的事。這就是我的選擇。

以後,我希望以一個廚師的身分介紹美食文化。食物是很好溝通的題材,可以立刻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這是很大的題目,就算下輩子都只做這題目也做不完。

《香港味道》這系列共有4本書,我希望運用「味道」來描述香港,為香港定位。透過食物,重新去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

現在這間工作室除了要接設計相關的案子外,我希望把它變成食物實驗室,所以我們保留了廚房空間。往後的5年或10年,我會把食物當做焦點,所有的創作都和飲食文化有關。

作家歐陽應霽

1961年出生於香港(射手座),1987年獲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平面設計榮譽學士,1996年又以香港家居文化為研究主題,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工作經歷橫跨平面與廣電媒體、漫畫、作家,也擔任過香港歌手的專輯平面設計。 就像他在個人網站的首頁上所寫的:「矢志做個貪心的、快活的、認真的跨媒體導遊。」

取得碩士學位後,他開始創作一系列與生活品味相關的著作,如《回家真好》、《設計私生活》,被冠上生活美學大師的封號。

近兩年,他將焦點轉向美食,從《半飽》到《香港味道》等,這將是他未來創作的核心。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寓租金價格,坐擁古宅和瀑布

花藝師凌宗勇用公寓租金價格租下汐止山區裡一個擁有瀑布的古宅。
儘管租約五年到期,他仍花了一年時間親手重建,讓藍鵲、蝴蝶、瀑布、溪流成了他一個人的奢華享受。


擁有庭院,是奢侈。庭院中還擁有瀑布,是奢華。

32歲的CN Flower設計總監凌宗勇,自己一個人就擁有這樣的奢華,
當許多都市人,仍做著在晚年有所成就後就到鄉下蟄居之大夢的同時。

在臺北縣汐止市往五指山的方向,在岔路旁一條斜得不能再斜的坡道底,
踏上一座窄鐵橋之後,1,000坪的梯田式大院子豁然盡現,上置一座混搭線條俐落之黑色木質窗門的石砌古早老厝。
在一彎野溪環抱的山坳中,屋左後方瀑布淙淙聲隱約傳來。

這裡不是凌宗勇的度假之處,這裡就是他平日的家。

「我並不是逃避現實才搬到這裡的,」凌宗勇說。他退伍後便進入一直想做的花店業,
第一次送貨就愛上了將剛插好的花送到人手上的感覺,至今沒換過行。

現在住到鄉下,凌宗勇白天仍到市區打點自家的花坊和家飾兩家店,
喜歡的夜店也不會就不去了。但該回家時,他情願開著送花廂型車一路蜿蜒三刻鐘,回山上。

租來的奢華。

即使是租來的家,凌宗勇仍花了200萬元在裝潢整修上,實踐夢想。

因為是「家」,從前在臺北市生活的必需品像是視聽設備、衣櫥書櫃,
凌宗勇仍然一件一件運到山上、橫過小橋弄進門頗低的室內,並沒有因為遠居山間就捨棄原來堅持的某些生活品質。
如此這般加上修繕老屋整地治溪,租到這片地半年後,在2003年冬天之前入新厝。

沒錯,這奢華的家是租來的。但房租和一般公寓租金差不多。
更要令人生以買屋為目的之人驚訝的,是凌宗勇不惜為這將來仍要歸還的屋子,花了近200萬元在裝修上。
但是想一想:同樣的價格,在大臺北區沒人能買到附千坪大院的房子。

凌宗勇在開創花藝工作室時,就曾經釐清過自己在理想與現實間的平衡點:
存夠了錢再完成夢想也可以,只是實現日期會晚一點。現在就做則會欠錢,但夢想卻能馬上實踐。

這回熱愛花草的他為了夢中的大園子,凌宗勇再度做出了符合他價值觀的決定,同時說到做到。

其實,凌宗勇說來自普通家庭的他以前也是務實的,
甚至在創設CN風格獨具的兩家店之前,連走進這類商家都不太敢。
是一趟德國之旅影響了他。凌宗勇某次參加一場花藝觀摩會時,結識了一位他相當欣賞的德國花藝設計師。
後來他毅然決定暫時放下花店,到法蘭克福向他學藝,並因緣際會的借住設計師家中。

令來自台灣、過慣在外夜生活的凌宗勇訝異的是,
花店每天傍晚六點就打烊,然後設計師就會回家和他的伴侶長時間共處,一起做菜、享用晚餐。
那段期間凌宗勇得負責挑對的餐具,「痛苦」的還在後面:主人花了一星期教他洗碗。

總之,他覺得在德國時學到最多的不是設計,而是生活態度。
凌宗勇欣賞的是,這位設計師的家雖然是租的,但他們一樣樂意花時間金錢整理,一點也不馬虎。
好東西更不會捨不得用。而這還「只是」歐洲一般花店工作者的生活態度。

回到凌宗勇現在在汐止的家,當初跟屋主談好租約期限也只有五年。
但他和室內設計師朋友莊輝豐,並不放棄質感和特色的布置方式。
凌宗勇創作花藝時最擅長的東方與西方「Mix and Match」風格,同樣也展現在他的居家環境。

中式一條龍石屋老得不能再老,但凌宗勇保留了粗獷的牆面,只換新屋頂。
房中用的是西式家具,卻搭配了一些拿台灣老式印花布做的抱枕。
自己釘的大床上,掛的是IKEA蚊帳。屋外兩張搖椅,則是士林洲美街的二手貨。
撿來的衣櫃故意磨粗外表,當下呈現拙趣,更令人不敢相信原來是垃圾。
凌宗勇的拿手絕活:
拈花惹草,則展現在以藍、白、紫花為主色的綠地中。
他先觀察原有生態再補種植物,藍雪花、白木槿、茶花、玫瑰、櫻花和小葉欖仁、木賊、瓊麻、油桐樹、筆筒樹交錯,「Mix and Match」風格,從屋內延續到屋外。

由於當初花坊實際支持凌宗勇在山中打造莊園,
所以他還專闢一方地試種金蓮花、龍舌蘭等特殊植物來觀察,同事可以來這兒走走兼做園藝。
最大的夢想是:
希望將來能種回台灣原生種植物。
花多的凌家,因此成為春天蝴蝶的最愛她們可不是形單影隻的飛,而是一群、一群的翩翩造訪。

沉潛的能量。

一個人住,讓他克服害怕孤獨的恐懼,也學會慢下來思考。

蝴蝶與花,一般人家中小花園也許都常見。
凌家這一方天地最與眾不同之處,則要算是屋旁那幾落外人罕得前來的瀑布了。
今年冬、春雨水豐沛,凌宗勇更加親近它們。
有座瀑布中恰有一可容一人坐的位置,「剛好可以窩在那裡SPA!」
但凌宗勇常常只是依在水邊,靜默的觀察一隻昆蟲或一片葉子,啥事(尤其是公事)也不想。
而這些老天送給他的禮物,又自然跟他下山去,成為硬要也要不來的最新創作靈感。

話說回來,凌宗勇山居歲月不會只有拈花惹草,或是享受瀑布水聲。
在1,000坪大地上生活,意味著就得一直和停不下來的雜草奮鬥,還得和在都市中從不會相遇的蟲魚鳥類共存。

有一回,一隻台灣藍鵲直接當頭攻擊凌宗勇,讓他覺得真是莫名其妙:「這裡是我家耶!」
後來他想想,動物才是這兒本來的主人。
一條被他打死的蛇也讓他難過了好一陣子,
一個人住的凌宗勇實在被不請自來的蛇嚇壞了,他無法辨別牠有沒有毒&&。
還有,颱風把他雇用挖土機整過的溪流吹回原狀,
這兩年的冬天超冷,被子完全蓋不暖,凌宗勇不得不罵自己一句:王八蛋才住這兒!

無論如何,和大自然帶給凌宗勇的豐沛能量相比,這些小苦不算什麼的。
以花朵植物為創作素材的他,現在終於了解需要時間體驗的園藝之美,終於明白凡事「不可逆」。
最重要的是,一個人住,讓他終於克服害怕孤獨的恐懼。
尤其在一切「沉」下來之後,不裝桌上電話跟電視的他學會了更慢下來思考,看東西不會只看漂不漂亮了。
凌宗勇甚至宣稱:他以前的作品都在模仿,現在的創作才是發自內心。

這汐止深山的一切,包括那座在院內瀑布旁添的戶外淋浴設備,凌宗勇原以為三年多後就要還給地主。
不過,今天四月,我們再度拜訪凌家。
他說了一個好消息:善良純樸的屋主看他這麼用心照顧原本殘破的老家,
主動告訴凌宗勇,他可以一直租下去。凌宗勇所體會的、自然順勢而為帶來的力量,再度印證。

而他現在如果遇到創作型的朋友,都會大力「宣導」住進大自然的美處,
因為他相信,即使是短暫擁有過,都不會後悔曾有這段好日子。


*凌宗勇小檔案

經歷:21歲第一次送花,就是送到台大醫院殯儀館。

25歲創設CN Flowers,店名是新疆女孩名「克麗比‧努爾」的縮寫,暗喻東西合璧。

29歲創設CN家飾。

30歲成為台北縣汐止市居民,一個人在山上過活至今兩年左右。

商業周刊第909期 │作者: 馬萱人??攝影: 陳炳勳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台灣知名建築大師李瑋珉先生以及空間設計師蘇誠修先生攜手打造
的台北喜瑞飯店是國內第一家大膽採用白色為空間概念、
現代藝術感強烈的DESIGN HOTEL
       喜瑞飯店共有61間客房,整體空間呈現清透冷略的視覺氛圍。 
寬敞流暢的居住空間設計,搭配上法國設計師 Philippe Starck
與義大利設計師 Ferrucio Laviani 的傢俱,
讓您居住的空間呈現多元的實用性以及兼具流行的視覺享受,
讓您在旅居的溫馨時光中,擁有所需一切的便利性。




喜瑞飯店的客房及套房設備包含

□ 平面液晶電視
□ 隨選視聽娛樂系統 ( Video-on-demand )
□ CD / DVD 音響
□ 當季推薦音樂 CD
□ Dometic 迷你冰箱
□ 快煮壺
□ Dometic 電子保險箱
□ 有線及無線寬頻網路
□ 布拉格原裝進口菠丹妮芳療沐浴用品

全館提供免費寬頻無線上網、隨選視聽娛樂系統、每季精心挑選的音樂CD、
以及進口頂級芳療沐浴用品,讓疲憊的旅客可以從容地放鬆身心,
享受完全屬於個人的片刻寧靜。集結舒適、功能、
與未來感的喜瑞飯店是至台北洽商或觀光的旅客一個高品味住宿新選擇。
喜瑞飯店優雅,獨特風格滿足品味極致的您,對於住宿飯店的精緻奢華享受,
精緻名家設計風格
提供完善的服務設施,引領您進入精緻豪華的住房新體驗,
滿足您軟硬空間一切需求,客房特別設置32吋液晶電視及完善的有線、
無線寬頻網路系統,寬敞的浴室.喜瑞飯店兼具商務休閒的軟硬體設施及寬敞空間;
讓您不論在何時皆能享有休閒洽公的舒適的禮遇。

服務項目
□ 客衣送洗
□ 外幣兌換
□ 客房餐飲
□ 文件複印 / 傳真
□ 郵寄 / 快遞
□ 飯店轎車

精緻餐點



Ambience Lounge

喜瑞飯店時尚的Ambience Lounge,全天候供應各式非酒精 / 酒精性飲料,
讓每一位旅客可以依個人的喜好而選擇品嘗。
暖煦的陽光恣意的撒落在純白的Ambience Lounge,
無論要享用優雅傭懶的早午餐或是怡然自得的英式下午茶,Ambience Lounge都是最佳的選擇。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好的設計                                        
1.設計(Design)的意義:
  在探討好的設計以前,應先以最簡單的方式來了解「設計」的具體意義:
 (1)「設計」是企畫(Planning)、構想(Idea)、圖面(Drawing)三體合一的工作。「設計」和感性、主觀的「藝術」不同;必需同時兼備企劃、構想與圖面等機能(如圖 )。

104741.jpg (3817 bytes)

104742.jpg (2900 bytes)

 (2)「設計」是介於藝術(Art)與科技(Science & High Tech)之間的工作。設計傾向藝術時,如工藝、雕刻;或繪畫、舞蹈、戲劇等。設計傾向科技時,如家電、交通工具、電腦;或飛機、太空船等(如左圖)。
(3)「設 計」是藝術(Art)、經濟(Economy)結合的工作。設計需考慮優美與創作之藝術,並考慮產品外與結構之技術性(如右圖 )。

104743.jpg (3724 bytes)

      (4)「設計」重視功能(Function)與造形(Form or Style)。德國人重視合理性之功能,其設計理念傾向功能。因此,有人說:功能好。則造形自然優美(From follows Function),義大利人重視感性與優美的造形。因此,有人說:造形美,則功能自然良好(Function follows Form)。事實上,我們設計師設計時,而同時考慮功能與造形。
 (5)「設計」需整合市場(Marketing)。同時平衡(Balance)與滿足(Satisfaction)生產者(Manufacturers)與消費者(Consumers)兩者之需求。生產者重視成本、量產、行銷利潤與市場需求。消費者重視合理價格、形色佳、品質高與功能良好。

設計師設計時需考慮生產者與消費者複方不同之需求。「設計」是以高品質的材料,合理的成本,創造無缺點的產品。這是德國於1909創立「德國工作連盟(DWB──Deutscher Werkband)」的重要目標。「設計」需考慮材料規格化、產品標準化;亦考慮大量產銷,以及視覺傳播等功能。這是德國於1919年創立「包活斯Bauhaus機構」的重要目標。「設計」強調簡潔就是美。這是近代歐、美設計公司設計的策略(如下圖)。

10475.jpg (3463 bytes)


2.「設計」在臺灣的發展:
  臺灣企業從1970年代起,以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方式與國外各國進行生產經貿關係逐漸增多,此與生產製造的「品質」有密切關係,惟設計與品牌多半控制在先進國家手中。為杜絕OEM產銷式的缺點(缺乏臺灣自我品牌與設計形象),貿協於1988年的「產業交叉設計活動」研討會中,提倡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強調企業之產銷以「自創品牌」方式進行。自創品牌需有設計與品質均優良的產品做後盾,並做好國內外宣傳推廣,才有可能創立品牌,建立良好形象。在貿協積極推動下,企業界於1989年成立「中華民國自創品牌協會(Brand lnternational Promotion Association)BIPA」,希望提升其製造水準,由過去的「原廠委託加工代製(OEM)進步到「自我設計、自創品牌」,並提升「MIT ; 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之形象。由此,我們可以了解「設計」經過時代的過程;且政府也在提倡品質、設計、形象的五年計畫,可見三者是相輔成的。

3.設計的兩大方向:
    (1)全球性的設計方向(global design):任何地區或國家,其產品的材質、造型、色彩、功能(用途)、操作方法都能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少接受與了解。代表性作品,如美國IBM、日本SONY、臺灣ACER、德國BRAUN、義大利OLVETTI等,為無國界的設計作品。
 (2)地區性的設計方向(regional design) :任何地區或國家設計出的產品能創造出該地區等色與風格。代表性作品如德國賓士汽車,為國際化設計,亦具有德國的特色與風格。德國設計的產品重視合理性、曲線;義國的設計的產品則強調創造性及  色彩;日本雖受到歐美的影響,但已成功地將歐美特徵轉為日本風格,其產品大小適中、色彩明亮、堅固耐用,其禮品包裝深各界肯定。
    全球性設計是建立國家及企業形象的保證,地區性設計則為建立國家及企業形象風格的保證。一個地區或國家是否能建立品牌與有吸引人的產品,要靠地區性設計出個性化的產品;臺灣在這方面仍有待努力。目前,國內有一些企業已成功的在國際間際間建立企業形象,我們可依此區分成三代:第一代是最早建立企業形象的企業,如臺塑、大同等,第二代為宏碁、巨大、燦坤等,第三代則為目前積極投入開發個性化產品的中小企業,如程拓等。

4.什麼是「好的設計」
 「好的設計」可以創造與提升生活的品質。
 (1)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
  • 產品的造型色應優美統一,材質與表面的處理應精良。因為消費者買東西時,眼睛所見即為造型及色彩,一旦心動就會動手觸摸,故才質的選取及表面處理十分重要。
  • 適合消費者家庭或其他場合的需求、使用方便、功能實用且攜帶、運送與保管均便利。
  • 品質和功能內外合一。品質應泛指製造的品質、外觀的品質、結構的品質及功能的品質,四者俱備始為好的品質。
  • 合理的價格、適合包裝與流通分配,譬如現代流行的分解組合家具即十分符合綠色設計原理。
   (2)從經營者(泛指生產、製造、加工、販賣者)的立場來看:
  • 材質、零件組合規格化、各產品間可共用,並且材料、零件容易採購,產品容易製造、量產、流通、輸送且產品標準化、系列化。
  • 合乎各地區市場求的高品質產品、少量多樣化。
  • 有合理的成本及利潤,值得永續研究發展。
  • 能配合企業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財務一體化,讓企業各部門能協調一致,永續經營。
    (3)從社會團體環保的立場來看:
  • 合乎國內外環保綠色設計的理念與條件,產品是自然的、健康的、易使用的,可回收再生再用。
  • 經久耐用、簡潔、且具有新陳代謝的考慮。亦即設計時即考慮到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廢棄物的處理問題,不會製造汙染、毒素、危害人體健康。
  • 好的產品是應用目前符合環保的材質,或改變現有材質,開發新的境保材料,以開發符合環保條件的商品,考慮到生產者和消費者間的關係。
  • 產銷平衡、穩定生活品質。最後,個人相信,設計師若能從上述三方面來思考其設計的方向,其作品必離「好的設計」不遠了。

(資料來源:鄭源錦(民84)什麼是好的設計。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沙列設計公司─
低調奢華與明亮極簡的浪漫對話


小坪數空間等於擁擠的套房?錯了!找對設計師,小空間也能變身時尚小豪宅,不但機能齊全,且空間感與設計感兼具。且看「美麗佳人」在設計師的巧思裝扮下,如何蛻變為低調奢華與明亮極簡的貴族風情&&

在地價、房價高昂的都會地區,想要擁有一個舒適的家,代價還真是不容易。也正因為如此,如何在室內裝修過程中,利用各種巧妙的設計,將空間視覺放大,發揮最大坪效,就是室內設計與裝潢的最大重點了。

這一次要為讀者介紹的主角,就是位於大安區的「美麗佳人」。單純十三、十五坪規劃,在比沙列設計公司張靜峰設計師的巧思規劃下,兩種不同室內設計風貌,形成深邃沉穩與明亮極簡的強烈對比。

空間動線流暢

不論沉穩深色調或明亮白色系,在空間機能規劃上,均是一加一房設計。打開大門後先進入玄關,緊接著優雅舒適的客廳便映入眼簾,摩登廚房則介於客廳與和室之間,具有劃分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之意。

位於客廳、廚房、臥房之間的和室,不但可作為餐廳之用,有賓客來訪時還可兼具客房功能。若以空間層次區分,臥房當然就是位在最底端;為節省空間,設計師特別規劃以電視牆,區隔開客廳與臥房空間,加裝旋轉盤的液晶電視,也可一機兩用。臥房、客廳均可收看。

衛浴設備部份,為了貼近購買客層多為年輕族群,特別是女性對於休閒、享受的要求較高,浴室不但開大片角窗,浴缸更特別採用類降板浴缸設計,先將浴室地板抬高,再將浴缸稍往下嵌,並採黑金石鋪貼浴缸,兼具豪華與舒適。

另,浴室空間的牆面與地坪均採用人造大理石。人造大理石既有大理石的紋路與色澤,摸起來又有光滑冰冷的手感,但卻可以避免大理石遇皂鹼會起化學變化的可能性,是高級又實用的建材。

深色沉穩奢華

在十三坪大小的挑高三米六空間中,張靜峰設計師為營造低調奢華感,室內整體色調均為深色系,使用的素材自然也不例外,例如:將黑檀木再染黑、以黑色絨布包裹牆面、黑色紗質簾布︰︰等,在在突顯空間沉穩的主題。

為了讓空間中的黑色,以更加生動的方式跳脫出來,廚具部份,特別採用最新建材│實心水晶門板,且選擇鮮豔、時尚的法拉麗紅色系;沙發同樣也為紅色調;寢具則是選用純白色床組,在滿滿低調的黑色空間中,融入搶眼的紅色與白色襯托,讓空間色彩的對話更加活潑生動。

淺色明亮簡潔

在十五坪的空間中,設計師以白色作為基本色調,並在平淡的白色中,融入代表奢華與高貴的銀色,與基本的白色調完美呼應。如:床頭呈現大波浪弧面造型,加上銀色馬來漆,純淨中又兼具華麗感;玄關牆面則是鋪貼鱷魚紋壁紙,加上新古典主義的斜角交叉線,既典雅又具變化性。

雖然擁有挑高三米六優勢,但張靜峰設計師認為,在平面就可以解決的生活機能,也就毋須向上延伸。不少人為增加室內使用面積而施作夾層,加強收納功能,卻讓空間過於壓迫。但為了符合時尚小豪宅的氣勢與質感,張設計師特以掀床解決收納問題。臥房區地板本身即架高二十公分,再加上掀床床座本身約二十五公分的高度,床下就有約四十五公分的收納空間,不但實用,視覺上也很美觀。

「因為地段好、房價不低,室內設計當然也要足以匹配建案本身的條件︰︰」張靜峰設計師如是說道。於是張設計師保留三米六的挑高空間感,讓住戶得以享受更舒適的空間;又精心採用各種高級建材,力求小空間也能擁有豪宅身價。一切的用心,除了提昇房產的附加價值,也是為了讓住戶享受最高級的居家生活。

■以黑色低調沈穩氣息,綴以頗具禪意的復古擺飾瓶,打造玄關奢華感。


■充滿溫柔浪漫氣息的會談處,也是由張靜峰設計師量身規劃。



■和室空間與臥房的相對位置關係。床頭牆面採用大波浪弧形造型,加上銀色弧形造型,加上銀色馬來漆,增添臥房浪漫與豪華氣息。床具採用掀床,床下有皰大的收納空間,既美觀又實用。


■客廳電視牆為方塊式牆面,可兼做書櫃或陳列飾品之用,同時並在客廳與臥房之間,切割出獨立空間。


■和室可用以區隔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既可作為餐桌之用,也可充當客戶。臥房內純白的寢具對應深邃的空間,顏色對比強烈,讓空間感更『跳』。

設計小檔案
設計標的: 「美麗佳人」
空間大小: 13坪、15坪
室內設計: 比沙列室內設計
設計總監: 張靜峰設計師
洽詢電話: (02)2775-1775


(本文刊載於住展雜誌94年十二月號)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意無限 挑高萬歲
挑高樓層創意設計家,變大了!


在寸土寸金的現代社會中,
居家設計講究的是如何針對室內空間充分運用規劃?
好讓坪效發揮最大效益,以求不浪費絲毫空間。
而挑高產品也因為可做夾層,一向廣受購屋人歡迎,
夾層怎麼做才合乎住戶對安全、實用、精緻、美觀的要求?
在在考驗著室內設計師的創意與功力。

在房地產市場中,挑高產品一向對購屋人有一股獨特的吸引力。地段、生活環境等各項機能相同時,樓層挑高的房子,就是比一般標準層樓高,更受購屋人歡迎。除了視覺上較不受侷限外,挑高特色更讓住宅擁有非凡氣勢,足以凸顯住戶的尊貴與身分。除此之外,挑高空間最受歡迎的原因,便是可以施作夾層,成為「夾層屋」。

夾層屋最大的好處與賣點,就是可以增加室內使用面積,對預算有限的購屋人而言,當然是最佳的選擇。您或許聽過,有些業者更以「一坪做二坪使用」的說法,作為夾層屋的噱頭,以招攬買主。

實際上,夾層屋也是有相關法律限制的,並不能隨住戶愛怎麼蓋、就怎麼蓋。雖然「一坪做二坪使用」的說法,稍嫌誇張了點,不過,這句話卻也反映出夾層屋如此受歡迎之原因。

使用面積變大

所謂的夾層屋,就是指在單一樓層中,透過室內裝修多隔出一層來,再用樓梯連結上下兩層。而多出來的上層面積,也就是因施做夾層而增加的實際使用面積。對住戶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家│變大了!

舉例說明,二十坪、挑高四米二的房子,若公設比約為百分之三十,則扣掉公設所佔的六坪,室內實際使用面積就只有約十四坪。此時若作夾層處理,以夾層面積佔該層面積的三分之一計算,則即多增加近五坪的空間,足可規劃一間臥房與一間小衛浴。

之所以會有夾層屋的出現,說穿了,還是與都會地區的土地不敷使用有關,腦筋動得快的建商才會推出樓層挑高的房子,再逐漸發展出夾層屋,變相以夾層方式,增加住戶實際使用面積,將每一坪室內面積發揮到最大效益。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會選用負重力與耐震性較佳的槽鋼,作為夾層的主結構。」
安全性須考量

過去較常見的夾層方式,上層多半是作為儲藏室之用,讓雜七雜八的物品,有一個可供收納的空間。後來,有感於夾層屋的效用頗高,才又演變為上層可作為臥房之用,甚至可規劃浴廁。

不過,夾層屋最常為人質疑的,就是其安全性。通常樓層挑高的建築物,本身的結構係數,就應比標準樓層更加強化。其次,夾層部分的結構強度也是重點,特別是現今的夾層,上層多有規劃房室、甚或衛浴,若結構工法稍有疏忽,日後都將成住戶之莫大負擔。

如果夾層屋是由建商統一規劃施作則罷,若是住戶自行委託設計師規劃,則應對夾層結構安全格外要求。對於這一點,本文採訪了四位擁有多年室內設計經驗的設計師,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施作方式。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的做法,就是選用負重力與耐震性較佳的槽鋼,作為夾層的主結構。而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也有一套專業的做法:「夾層骨架的間隔,約隔四十五至五十公分,可讓結構更加強化。」有了相對較堅固的支撐面後,在上層活動時的震動感也會降到最低。

所謂的安全性,指的不僅僅是結構上的安全而已,還包括其他居家安全的範疇,而樓梯往往是夾層屋安全的死角。這是因為為了避免連接上下層空間的室內梯,佔去過多空間,室內梯的高度通常較陡;加上為了兼顧視覺穿透性,室內梯往往都是鏤空的。

不過,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總監認為:「一般會購買夾層屋的消費者,多半都是小夫妻或單身貴族,再者就是以投資用途為導向,自然也較偏愛穿透性高的建材之時尚與精緻」。當然,對於家中有小孩的住戶而言,室內梯的設計,是否符合安全標準,也是必須多加注意的重點,住戶還是可以透過設計師的巧思,維護樓梯使用安全。

樓高具決定性


■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夾層骨架的間隔,約隔四十五至五十公分,可讓結構更加強化。
施作夾層屋的最重要前提,就是樓層高度多寡。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指出:「要做夾層的樓層高度,至少要有三米六;如果上下層的高度,都要能讓一個成人站立,則至少要四米二、四米五以上的高度。」

消費者所購買的房屋,樓層高度都是固定的,不可能更改,因此,對夾層屋而言,樓層高度具有關鍵的決定性因素。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就提醒讀者,如果想要做夾層,在購屋前就必須先找對目標,選擇高度夠高的房屋。

「但是,建商提供的樓層高度,通常是指上下樓板中心點的高度。」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應該至少還要減掉三十公分,才是真正的室內高度。」千萬不要誤信建商所稱的樓層高度,在購買前應仔細詢問室內真正的高度,以確保未來的使用權益。

除了樓高問題是做夾層屋的先決條件外,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也提供兩大重點,供有意購買或做夾層屋的讀者參考:一為樑的位置,二則是廁所的位置。台灣人在傳統上,總是盡可能地避免屋內、特別是床的上方有樑;更重要的是,若有樑的話,容易壓縮上層的高度,讓整個空間較有壓迫感。

此外,廁所的位置,在建商交屋時通常都已經固定了,因此廁所所在的位置,可是關係未來室內空間的配置。在選擇戶別時,通常廁所的點越角落越好,如此一來能避免不易更動管線的浴廁,破壞室內的空間完整性。

夾層設計創意

根據本刊訪問多位室內設計師,各家設計師均認為夾層屋的設計規劃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依據住戶需求,設計精緻、實用又美觀的裝潢。換句話說,住戶的需求與喜好,決定了夾層屋的風格與面貌。

接著,透過以下作品,讓您看看設計師們在夾層屋的設計中,透過他們的巧思,如何讓夾層屋更安全、更美觀、空間更大的玄機。

◎樓梯選擇術

夾層屋中最重要的就是連接上下層的樓梯。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表示:「夾層屋中的樓梯,可以分為直梯與圓梯,各有各的好處」。該選用何種樓梯,不但是要視格局而定,也要考量到整體設計。

「為了節省空間,通常樓梯的寬度,在七十至八十公分已經算是較大的寬度」,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明夾層屋樓梯的設計原則:「一般常見的樓梯階高約只有十七至十八公分,但是夾層屋為了節省空間,樓梯階高往往會拉大到二十五至三十公分。」因此,夾層屋的樓梯往往會比較陡,也就是跨距較大。

其實,樓梯的功能不只連通上下層而已,有時可兼具電視牆之功能︿圖﹀。且,樓梯底部往往還可規劃為收納空間,而收納功能這也是夾層屋中頗為重要的生活機能。不管是踏面可掀開,或是隨樓梯升降做成抽屜式置物櫃,都是不錯的設計手法。當然,樓梯下方有時也是最好的造景區,或供住戶擺設飾品。

◎視覺穿透術

大億設計張育瑋設計師說,夾層屋最怕的就是壓迫感。尤其,挑高住宅中有極大比例為小坪數住宅,為了不讓視覺上產生侷迫的效果,設計師多半會以視覺「穿透性」為設計重點。其中,樓梯因為通常是夾層屋中的焦點所在,故,樓梯扶手,甚至是樓梯每一塊踏板下方,就經常可見鏤空的設計手法。

雖然鏤空的做法,對有孩童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較不方便,但是,從諸多設計師的經驗中,會購買夾層屋的住戶,多半都是單身貴族或年輕夫婦,鏤空的設計,多半較具有時尚感,也可擁有較活潑的設計,故而深受歡迎。若真的考量到家中成員的起居安全,還是可以選擇較密閉、安全的設計方式。

除了樓梯的穿透性之外,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也表示,開孔、挖洞的做法,可解決室內空間過於密閉的感覺,在視覺感受較開闊的前提下,室內空間自然也不會太過侷促。

「為了避免夾層屋有壓迫感,選擇通風、採光的戶別,比較適合做夾層屋」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如是說。這樣的原則,其實不僅是夾層屋適用,更是一般民眾挑選房屋的必備條件。如果夾層屋的上、下層,均能有開窗,更是有助於視覺穿透性,明亮的採光,也有助於放大空間感。

此外,利用一點小道具,也可以達到放大室內空間的效果。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說:「想要讓空間放大,鏡子就是最好的工具」,適當地設計鏡子擺放的位置與角度、大小,空間變化性也會更多。



◎高度配置術

要談論夾層屋的空間配置,應先釐清夾層屋的高度配置。畢竟,若以合乎法令作為設計前提,則夾層面積最多不得超過該層面積的三分之一。那麼,夾層該做在哪裡呢?

例如:客廳往往是住戶起居、接待賓客的場所,為了不讓空間太過狹隘,設計師多會選擇讓客廳挑空,讓住戶擁有較開闊的空間,而這也是為什麼夾層多做在平面格局後方的原因。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說,現在有許多建商,為了讓住宅更有氣勢,大門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如果夾層做在住宅前方,可能連大門都打不開,這樣的規劃當然行不通。

施做夾層屋,設計師不一定會將高度直接對切一半,而會視使用機率與住戶習性及需求,決定哪裡該挑空?哪裡可以做夾層。較常見的做法,是將位在住宅前側的客廳挑空,而位在住宅後側的浴室、廚房上方,則可視情況做夾層。

在考量住戶與可能來訪賓客身高的前提下,往往須有至少一百九十公分的高度,才不會造成壓迫感或無法站立。客廳、餐廳等須站立且使用機會較多的空間,通常都會保有一定的高度;相較於使用頻率較低的書房,或躺著睡覺的臥房,高度相對不需太高,則可規劃在上層。當然亦可反其道而行,端視住戶對於上下層的使用需求而定。

不過,若以三米六的房子為例,屋內實際淨高,往往低於三米四,不可能將夾層做滿,這時就需要一點設計技巧來扭轉空間。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以其承接個案為例,為了滿足住戶的需求,特別設計一平台,讓人可站立於其上,再坐進開放式的房間裡︿圖﹀。

森室設計馮澤森設計師,處理三米六夾層屋的做法,則會融入「錯層概念」,將空間一分為三,第一層也就是客廳、廚房,第二層為一可站立平台,讓第二層上方至少留有一百八十公分,可以輕鬆地進入第三層空間。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爬」進臥房的窘境。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則建議,三米六的室內空間,可以運用「複式地板」的概念施做,也就是夾層下方僅留數十公分,作為收納空間,夾層上方作為起居之用。如此一來,不但有充分的收納空間,住戶也可以享受上層開闊的空間,一舉兩得。

◎閃避樑柱術

好的夾層屋設計,必須善用空間的高度。但是,若有無可避免的樑,該怎麼處理?由於樑的產生,勢必使樓高降低,但是若以天花板將樑包覆,則無形中浪費太多高度,所以除非樓高相當充裕,否則設計師應不會採用此種做法。

「住宅空間很難有完全平整的,所以處理樑最好的方式,就是加以修飾」,渾天設計吳亞明設計師處理樑柱的做法,就是利用其他設計陪襯、或轉移樑的焦點所在,加以修飾,讓住戶不會意識到有樑的存在︿圖﹀。

玳爾設計朱志峰設計師則會配合既定格局的情況,盡可能以家具消化樑的位置,朱設計師笑說:「樓梯應該避免做在樑的下方,不然走上樓梯,就撞到樑了」。

當然,在購屋前先詢問清楚樑柱的分佈情況,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若購屋人有施做夾層屋的意願,最好選擇樑柱較少的戶別;即使無法如您所願,也可以事先做好心理準備,明白交屋後的實際高度會因橫樑而減少。

◎燈光設計術

燈光設計在近年來日漸受到室內設計師的重視。好的燈光規劃,除了可以適時為住戶營造不同的氣氛,創造不同的空間情趣外,甚至還可以讓空間感受放大。而「間接照明」,最能避免空間被燈光壓縮掉。

所謂的「間接照明」,指的是利用壁燈、檯燈等照明燈具,把光源打到牆壁上或天花板上,透過牆壁或傢俱間接反射光源。使用「間接照明」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讓住戶直接意識到燈光來源的光點所在,自然也就比較容易忽略燈具的高度。且,間接照明的燈光較為柔和,可提供住戶較為舒服的居家環境。

相反的,若是使用目前相當常見於室內裝潢的嵌燈,則有不同的效果。嵌燈因為是鑲嵌在天花板上,容易讓人直接聯想樓層高度,加上嵌燈只要長時間使用,溫度就容易上升,一個發熱的光點,當然容易給人一種壓迫感。

如果住戶希望使用美輪美奐的吊燈或水晶燈等直接照明的燈具,吳亞明設計師建議,直接照明不是不能用,而是應該視空間運用。像是餐桌的上方,不是住戶會走動的區域,就很適合安放吊燈或水晶燈。

在施作夾層屋前,委託專業的設計公司協助規劃,可說是施作夾層屋最重要的前置作業,唯有與設計師充分溝通,才能造就一間完美的夾層屋。不過,雖然夾層屋可以創造出原本沒有的空間,但是設計師普遍建議讀者,對夾層屋的寄望最好不要過於放大,畢竟夾層屋與合法樓中樓仍是有所不同。

(本文刊載於住展雜誌94年十月號)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同於五星級飯店的氣派與標準化,精品旅館主義極度精緻,充滿自我風格,最能充分反應出上流階層的品味與喜好。當蔚為風潮的精品旅館設計風格,運用於豪宅大戶,尊貴豪門奢華氣質,於是從此開始蔓延……。


近年來,在國際間頗受重視的精品旅館風潮,逐漸帶動室內設計新方向,成為頗受上流社會歡迎的一種設計風格。

與五星級飯店不同的是,精品旅館強調精緻的質感,與個人風格的表達,最適合用以詮釋豪宅的不凡身價。 從業二十多年,作品遍及香港、大陸、帛琉、關島、夏威夷及美國等世界各地的大創國際精品旅館專業設計總監陳希冰,就十分擅長運用此種精品旅館主題,與不同的空間譜出美麗動人的樂曲。

而陳希冰總監最新力作,就是位於新竹市青草湖附近的「皇昱層峰」實品屋。 量身訂做的家 除了以時尚精緻為主題外,陳希冰設計總監更加以運用『新世紀』設計概念,也就是在空間中大量導入陽光、空氣、水、花卉等元素,依照居住成員不同的需求與喜好,規劃不同的風格、採用不同的材質與色彩、燈光配置,並且依不同情境做主題式設計,為住戶量身打造一個最精緻而時尚高雅的家。 四樓透天別墅「皇昱層峰」實品屋,就是以時尚精品旅館BOUTIQUE HOTEL為主軸,融入新世紀的生活態度,在時尚精緻的規劃中,加入休閒、健康、養生、交誼、運動等機能,配合頂級住戶品味,是絕對能夠令上流層峰人士讚賞的大作。

空間韻律感 在「皇昱層峰」單層三十坪、共四樓的別墅空間中,陳希冰設計總監安排客廳、餐廳、書房、廚房等在一樓;二樓為父母房與男孩房:三樓則是男女主人專屬的整層豪華大主臥;四樓除了有起居室與大陽台SKY Villa景觀花園可烤肉外,另有女孩房與健身房,也有可供烹調、洗滌之用的罕見吧台式餐桌,是一處多功能的休閒空間。

更特別的是,有別於多數室內設計一以貫之的設計風格,陳希冰設計總監用心打造不同主題的情境空間。一樓以男主人品味為基調,充滿歐式古典皇家貴族氣息;二樓父母房採用明亮溫馨的美式新古典風格;三樓整層大主臥則走義大利時尚風格,營造濃厚的LOUNGE味;擁有大陽台的四樓則洋溢著法式鄉村田園風,適合全家娛樂休憩。

以色調而言,為了符合上流階層的尊貴氣質,陳希冰總監以金色色調作為底色,視不同空間機能搭配不同色調,突顯空間的差異性。例如:一樓以黑金表達男主人氣勢;二樓以白金營造長輩舒適的空間色調;三樓鍍上層層浪漫的紫金;四樓則運用充滿田園氣息的綠金。 陳希冰設計總監更以『酒』來形容四種不同設計風格:如果說一樓是濃烈的陳年威士忌,二樓就是清爽的日本清酒,三樓只有浪漫的紅酒足以形容,而四樓則是最有自然氣息的水果酒了。在一深一淺的空間色調轉換中,形成一股色彩的韻律感,讓整個住家更具生命力,如同交響樂章般流暢宜人。

■美國大創陳希冰設計總監
設計標的:新竹市「皇昱層峰」
住家性質:四樓透天別墅
設計公司:大創國際精品旅館
設計總監:陳希冰
洽詢專線:02-2930-8284

◎文章提供/住展雜誌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世紀.兼具新風格與新概念的新設計

在新世紀之初,時間與想法上造成的衝擊,
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概念?而又會如何表現在傢俱上?
其實,復古風和科技感並不會帶來衝突,反而帶出另一種優雅的風格,
色彩與材質的搭配將是新趨勢,不同材質所表現出的各種色澤,
加上合適的顏色,視覺上的感受將更為深刻強烈。

就是要復古
在未來感及科技風格充斥的現在,懷舊復古格調也大受喜愛,
尤其是將古色古香的深色木頭質感與電腦桌結合,營造出柔和的衝突美感。

幾合普普風
書架的變化似乎永遠就是少了一點活潑感,
簡單的線條是否也能呈現出令人驚喜的流線?
五大格堅硬的正方形能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偽裝的外表
這到底是一張長凳還是長桌几?亦或兩者皆是?也許就和沙發床的
設計概念如出一轍,多功能的傢俱已是二十一世紀的趨勢。

帽的腦殘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